桌面版 English 網頁指南 聯絡我們 分享 RSS
  • 還原字體
  • 較大字體
  • 最大字體

新聞稿

(資料來源:政府新聞處) 

立法會一題:政府鼓勵生育措施
**************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邵家輝議員的提問和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的答覆:
 
問題:
 
  《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多項鼓勵生育的措施。不少社會人士對此表示認同,其中有市民認為,政府可優化並加大力度推出有關措施。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會否考慮,向基層市民的每名新生嬰兒每年發放4萬元現金獎勵,直至其年滿5歲至6歲;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鑑於有建議政府推出以累進方式計算的子女免稅額,以鼓勵中產家庭生育,即第一、第二及第三名子女分別可獲15萬元、30萬元及60萬元免稅額,當局有否研究及考慮該建議;如有,未有採納該建議的原因為何;如否,會否考慮該建議;及
 
(三)鑑於有建議政府推出僱用外傭的開支可作扣稅的措施,以鼓勵生育、減輕年輕家庭在生育後僱用外傭的開支,以及釋放婦女的勞動力,當局有否研究及考慮該建議;如有,未有採納該建議的原因為何;如否,會否考慮該建議?
 
答覆:
 
主席:
 
(一)生育率下跌是全球所有國家或地方都要面對的事實,香港也不例外。香港出生率持續處於低水平, 在二○二二年下跌到0.9的低點。同時,香港是全球最長壽的地區之一,65歲及以上長者佔全港人口比例,將在未來10年內由兩成攀升至近三分之一。 

  面對這個情況,政府必須謀劃提高生育率的措施。在《施政報告》的諮詢過程中,要求政府採取措施的訴求亦很清楚。因此,行政長官在二○二三年《施政報告》以組合拳的方式,公布了一系列鼓勵生育措施,包括提供優先揀樓上樓、加強托兒支援、增加稅務優惠、發放新生嬰兒獎勵金等安排,以締造一個有利生育的環境、鼓勵市民生育,向社會發出一個強烈信息──就是政府鼓勵市民生育嬰兒──以逆轉本港生育率低迷的情況,為本港的長遠經濟發展提供所需人力,以及緩減人口老化的問題。
 
  在新生嬰兒獎勵金計劃下,政府會向合資格的父母(即父母其中一方必須在提出申請時是香港永久性居民),就每名於二○二三年十月二十五日或之後在香港出生的嬰兒,給予2萬元的現金獎勵,計劃為期三年。
 
  質詢提出向基層市民的每名新生嬰兒每年發放4萬元,直至其年滿5至6歲,即是向每名新生嬰兒在5至6年間,發放20至24萬。有關建議涉及的支出,初步估計可達數百億,這是十分龐大的財政負擔,也不是資源的良好運用,政府沒有計劃採納有關建議。
 
  正如我開頭所說,發放新生嬰兒獎勵金,只是整套鼓勵生育措施中的其中一個。由構思政策措施開始,政府並不認為單靠推行新生嬰兒獎勵金計劃,便可有力提高生育率。所以,我們提出的是一系列的措施,其中給予配額供相關家庭抽籖及優先選購資助出售單位及縮短公屋輪候時間的措施,是政策上的突破,也很具吸引力,加上強化的托兒支援和稅務優惠等措施,我們希望可以令年輕的家庭多積極考慮增添新的成員。

(二)由二○二三至二四課稅年度起,子女基本免稅額及子女出生課稅年度的額外免稅額,已經由12萬元提升至13萬元。此外,為支持有新生子女的家庭,行政長官在剛公布的《施政報告》提出由二○二四至二五課稅年度起,如納稅人與在今年十月二十五日或之後首個出生的子女同住,其「居所貸款利息扣除」或「住宅租金稅項扣除」的最高限額,將由10萬元提高至12萬元,直至該名同住子女滿18歲為止。我們認為這些現有或已公布的稅務措施有助減輕納稅人供養子女的負擔。 

  政府在考慮薪俸稅免稅額的建議時,必須考慮建議對公共財政帶來的影響,以及有關建議是否符合稅制簡單和公平的原則,力求在減低納稅人的稅務負擔和維持公共財政穩健之間取得平衡。根據初步估算,如果納稅人可就第一、第二及第三名子女分別申索15萬元、30萬元及60萬元的免稅額,預計政府每年的收入將減少約42億元,相當於二○二二至二三年度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收入的約5%。由於有關建議將會大大加重政府的財政負擔,政府未有計劃採納有關建議。
 
(三)就有關設立聘請外籍家庭傭工開支扣稅的建議,一如剛才回答子女免稅額的建議時所說,政府在考慮稅務措施(包括是否引入新的扣稅項目)時,必須小心審視建議對公共財政帶來的影響,以及建議是否符合稅制簡單和公平的原則,以求在減低納稅人的稅務負擔和維持公共財政穩健之間取得平衡。 

  一如在前面問題(一)的回答所述,行政長官在今年的《施政報告》已公布一系列措施,以多管齊下的方式鼓勵生育。就設立聘請外籍家庭傭工開支扣稅的建議,政府未有計劃採納有關建議。

 
2023年11月8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3時2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