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版 English

新闻稿

(资料来源:政府新闻处)

行政长官向立法会发表《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发言全文(十三)
*******************************

九、社会发展

设立「社会高龄化对策工作组」

265. 政府致力构建长者友善的乐龄社会。去年《施政报告》提出成立的「促进银发经济工作组」(工作组)已于5月公布30项措施。政府会联同香港工业总会制订「银色Q唛」,以及与业界进一步研究就银色产品制订更多大湾区标准,便利业界为长者提供更多选择。

266. 高龄化是全球问题,2046年香港65岁以上人口将占整体的36%。为应对社会高龄化挑战,政府会成立「社会高龄化对策工作组」,由政务司副司长带领各政策局制订对策,除了涵盖安老、医疗、房屋、文化康乐、乐龄科技等,亦会考虑推动银发经济进一步发展,并会谘询安老事务委员会,在明年提交报告。

推动妇女发展

267. 我们会将「妇女自强基金」的年度拨款由每年2,000万元增至3,000万元,资助妇女团体及非政府机构推行更多推动妇女发展项目。政府明年亦会举办第二届「香港家庭暨妇女发展高峰会」。

鼓励生育

268. 本届政府改变以往政府「不干预」生育政策,于2023年推出「组合拳」鼓励生育,推出不同税务优惠,包括居所按揭利息或租金额外扣税额、辅助生育医疗开支扣税额、提升子女的基本免税额及出生年度增加额外免税额。亦推出各项支援措施,包括推出可缩短轮候时间一年的公屋「家有初生优先配屋计划」、居屋「家有初生优先选楼计划」、增加额外幼儿照顾服务名额、扩展学前儿童课余托管服务至全港18区、增加政府医疗辅助生育服务名额,以及推出2万元的新生婴儿奖励金等。

269. 截至8月底,超过5 300宗公屋申请在「家有初生优先配屋计划」下获缩减一年轮候时间;刚刚于8月完成选楼的居屋销售计划中,有超过800个有初生子女的家庭透过「家有初生优先选楼计划」购入单位。

270. 新生婴儿数目自2017年起连续六年下跌,但2023和2024年出现了不跌反升的现象,而2024年更有显著新生婴儿增幅,按年多约3 500名,增加约11%,共36 700名。

271. 我们会进一步推出「组合拳」措施鼓励生育,包括:

(i) 延长初生子女可享额外免税额的时间,由一年增至两年。由2026/27课税年度起,在每名子女出生后首两年,纳税人可就该名子女享有双倍免税额(即26万元)。措施适用于该课税年度末所有未满两岁的子女。

(ii) 进一步加强日间婴幼儿照顾,未来三年将新增15所资助幼儿中心,合共提供约1 500个零至三岁的儿童日间照顾服务名额,比现时规模增加近一倍。社署亦会适当地把较多的服务名额拨作照顾零至两岁的婴幼儿。

(iii) 在校课后托管服务方面,我们会在本学年扩充「在校课后托管服务计划」,名额不再设上限,方便家长外出工作。

(iv) 为方便孕妇轮候医疗服务,设立关爱窗口。基层医疗署并会联同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卫生署辖下的母婴健康院及医管局妇产科,提升妇女在孕前、产前和产后的健康教育和服务,提供实用资讯。

(v) 支援辅助生育方面,人类生殖科技管理局已修订法例,今年12月生效,取消供自用的配子和胚胎的法定储存期限,为有意生育人士提供更大灵活性。医管局会继续增加辅助生育服务名额,2025-26年度会由两年前的1 100个增至1 500个。

(vi) 推广家庭友善,会继续透过《好雇主约章》²⁸鼓励更多雇主参与,及实施有利育儿的家庭友善雇佣措施,如弹性工作时间。

儿童保护及支援学童

凝聚家庭 守护儿童

272. 政府会在北都古洞北新发展区设立一间综合家庭服务中心,支援区内家庭及儿童。我们会协助及教育离异父母,协商共同肩负照顾子女的持续责任;亦会为离开儿童住宿照顾服务而缺乏家庭支援的青少年提供过渡性支援。

273. 为配合《强制举报虐待儿童条例》的实施,政府已推出《强制举报者指南》,协助强制举报者掌握保护儿童的原则,并会继续为社福界、教育界及医疗卫生界的指明专业人员提供培训及相关资源。教育局亦会加强推广正向家长教育。

增强特殊需要儿童支援

274. 政府会为接受「到校学前康复服务」的特殊需要儿童,在升读小学后的第一个学期提供衔接和支援服务。

支援少数族裔

275. 少数族裔是香港大家庭的重要部分,政府一直致力为少数族裔在学习中文、日常生活、社区融合等多方面提供支援。

加强支援少数族裔融入社区

276. 民政总署会在服务北区及离岛区的支援服务中心各增设一支少数族裔关爱队,同时于全港十间少数族裔人士支援服务中心设立「青年网络」和「妇女网络」,推行更多专为少数族裔青年及妇女而设的活动;并在今年12月增设一间少数族裔传译及翻译服务中心,亦会持续加强宣传种族共融的讯息和电台节目。医务卫生局会推进试行计划,为少数族裔人士提供情绪支援及辅导服务中心。

少数族裔就业

277. 我们会继续推行为少数族裔专上学生而设的政府部门实习计划,并提供职场中文基础培训。政府部门可按需要设计以工作为导向的语文能力测试,为申请人提供多一个途径达到语文能力入职要求。我们亦会持续向少数族裔发放政府招聘讯息,吸引不同背景的人才加入公务员团队。

支援非华语学生

278. 我们会于2026/27学年把专为非华语学生设计的「汉语水平考试」学习材料,由高小推展至初中,亦会持续筹办课后中文学习班和组织跨校教师学习社群。

持续优化关爱队服务

279. 18区关爱队将开展第二期服务,我们按地区需要新增了三支「关爱队」小队,并优化了第二期服务的关键绩效指标。为了让关爱队持续提升服务,政府根据去年《施政报告》增加资助金额五成,同时给予这些义务关爱队更多行政支援,包括聘用行政人员。在应急支援方面,我们亦会加强培训,让关爱队持续与政府部门、公共事业机构及地区组织有更多联系和合作。

改善大厦管理

280. 民政总署会推进多项改善大厦管理的措施,包括在各区议会下设立工作小组交流经验;按「联厦联管」试验计划的成效推广至其他地区;检视《建筑物管理条例》等。

281. 我们将优化处理楼宇渗水问题的检测程序,利用科技加快确定渗水情况及责任谁属,要求业主在指定时间内自行检查和纠正,否则政府会采取进一步行动并向其收回费用,促使业主履行妥善保养物业的责任,并积极推动以调解方式解决住户之间的争议。我们亦会在旧式楼宇引入「物联网火警侦测系统」替代传统的消防装置及设备。

第十章 结语

282. 今天的香港,站在迈向「由治及兴」的关键节点,我们正处于经济转型期,这过程逆转不了,转型是迈向经济更强大的必经过程。

283. 过去香港经历过多次经济转型。从卖大光灯发达的大笪地时代,到商场成行成市取代了大笪地,大光灯不再大卖;由工厂林立抢女工,到厂家纷纷北上,开创一片新天地;从每人都买一部随身BB传呼机,到每人改买手机再难看到BB机店铺,每次转型迎来的都是经济更强大、收入更多。

284. 这些转型背后,承载着无数香港人拼搏奋斗的故事,靠的是改革变通、自强不息。这些是香港人的特质,香港成功的DNA。

285. 我们不能自满,也不应妄自菲薄。过去三年,在政府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下,香港不断闯高峰。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上升一位,稳居世界第三;整体竞争力连续两年上升共四位至世界第三;人才竞争力共上升12位至世界第四;香港公司注册数目创历史新高;境外进驻香港的公司亦创历史新高;家庭收入中位数上升11%,增加3,000元。这些客观评级和数字,反映香港经济前景光明和国际的信心,也彰显了香港在「一国两制」下长期繁荣稳定的强大生命力。

286. 世界在变,香港同时面对挑战和机遇。祖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香港最强大后盾,最庞大机遇;香港同时享有国际机遇的叠加优势,机遇明显大于挑战。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改革创新,自强不息,我们的共同家园香港必定更美好,东方之珠必定更耀目光芒。

²⁸《好雇主约章》签署机构须承诺会致力成为一个以雇员为本的雇主,采纳良好人事管理措施。

 
附件
 
 
2025年9月17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3时5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