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交換財務帳戶資料
香港在2014年9月表示,在香港可於2017年或之前通過所需的本地法例的大前提下,支持根據互惠原則,與合適伙伴實施自動交換資料,以期在2018年年底前進行首次自動交換財務帳戶資料 (自動交換資料)。
政府於2016年1月提交了條例草案,有關條例草案於2016年6月22日獲立法會通過。於2016年6月30日生效的《2016年稅務(修訂)(第3號)條例》,為香港進行自動交換資料訂立了法律框架。
在自動交換資料的標準下,財務機構須根據盡職審查程序,以識辨申報稅務管轄區的稅務居民所持有的財務帳戶或是其控權人為申報稅務管轄區的稅務居民的被動非財務實體所持有的帳戶。財務機構須每年收集並向稅務局提交該些帳戶的所需資料。
「申報稅務管轄區的稅務居民」是指該些在相關稅務管轄區因其居民身分而有繳稅責任的人。一般而言,要斷定某人是否屬一個稅務管轄區的稅務居民,會根據該人身處之地或逗留於該地的時間(例如一個課稅年度超過183天),或如屬公司的情況,根據該公司成為法團的地點或行使中央管理及控制的地點。
帳戶持有人可能需要就其個人資料(包括稅務居民身分)提供自我證明,使財務機構能識辨須申報帳戶。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其設立的網站內,就已承諾實施自動交換資料的稅務管轄區,提供有關個別稅務管轄區的稅務居民身分規則的資料。你可透過以下連結瀏覽有關資料:
政府於2017年3月向立法會提交了條例草案,有關條例旨在擴大申報稅務管轄區的名單以覆蓋75個稅務管轄區,目的是為更有效實施自動交換資料。草案於2017年6月7日獲立法會通過。《2017年稅務(修訂)(第2號)條例》於2017年7月1日生效。
香港只會與跟香港已訂定安排作為交換資料基礎的申報稅務管轄區進行自動交換資料。
香港的稅務資料交換網絡在《稅收徵管互助公約》於2018年9月1日在港生效後擴大。因此,《2019年稅務(修訂)(第2號)條例》將《稅務條例》下申報稅務管轄區的數目由75個增加至126個,生效日期為2020年1月1日。
如想獲得更多資料,請按以下連結:
- 新聞公報
《2016年稅務(修訂)(第3號)條例》生效 (2016年6月30日) 《2017年稅務(修訂)(第2號)條例》刊憲 (2017年6月16日) 《2018年稅務(修訂)條例》刊憲 (2018年2月2日) 稅務事宜自動交換財務帳戶資料法律框架修訂即將生效 (2019年3月1日) 《稅務條例》修訂公告刊憲 (2020年4月15日) - 《2016年稅務(修訂)(第3號)條例》
- 《2017年稅務(修訂)(第2號)條例》
- 《2018年稅務(修訂)條例》
- 《2019年稅務(修訂)(第2號)條例》
- 《2020年稅務條例(修訂第50A條)公告》
- 《2020年稅務條例(修訂附表17D)公告》
- 自動交換資料電視宣傳短片
- 申報稅務管轄區
- 財務機構指南
- 自我證明
- 強制性公積金計劃及職業退休計劃
- 財務帳戶資料報表資料架構及用戶指南
- 經自動交換資料網站登記及提交報表
- 遵從法規
- 自動交換資料網站試行計劃
- 自動交換資料海報
- 自動交換資料單張
- 常見問題
如想查詢有關自動交換財務帳戶資料,請電郵到下列電郵地址:
- 一般查詢:[email protected]
- 有關資料架構及用戶指引:[email protected]